半岛体育报告文学《天下大同》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习习儒风孔子潮、尼山重光、“两创”新儒家、天下命运共同体四个部分。作品以丰富多彩的文学笔调,系统刻画了在文化“两创”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当代儒者群像,同时记叙了以建立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为标志,实现世界儒学中心回归齐鲁大地的非凡历程,并站在全球角度,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理念和“天下大同”的理想进行展望,从而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迫切性。
《天下大同》的作者王筱喻早年长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酷爱文学、书法与国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报告文学,曾在《报告文学》《山东文学》等发表多部作品。这十多年来,他又进入一个文学创作的高峰期,而且其作品多围绕民间儒学题材进行。
如何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效对接?如何在利益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儒学蓬勃发展。民间儒学可以理解为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儒学,或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的儒学,既包括乡村儒学,又包括城市社区儒学,还包括各地书院的重建。其主要目标,是使儒家文化的做人做事之道即儒家仁义之道在国人的心中扎根。
2013年3月,王筱喻的青州老乡、中国社科院儒学研究中心赵法生教授邀请他去曲阜尼山圣源书院,参加“海峡两岸四书五经高研班”。他得以密集接触《大学》《道德经》《论语》《孟子》《周易》等国学经典,并“经常坐在尼山夫子洞前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流,也与自己的灵魂博弈”。其间,王筱喻还与国内外儒学界大咖广交朋友,出席参加儒学活动,受益匪浅。
紧接着,一个重要节点出现了。2013年底,中央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基础与条件”,并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那么,究竟如何转化,怎样创新呢?作为生长于孔孟之乡且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作家,王筱喻基于自己接触民间儒学的经历有感而发,随即创作了中篇报告文学作品《习习儒风孔子潮》,书写儒学发展,刻画儒学人物。2019年4月,《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在头条推出了这篇文章,引起业界关注半岛体育。
从创作动因看,《天下大同》实际上是包括《习习儒风孔子潮》在内,此前作者一系列儒学题材作品的延续和迭代。2019年6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王筱喻报告文学《习习儒风孔子潮》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会上提出:“这部作品讲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大题目,它不是单纯讲文化,而是涉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说非常有价值,因此建议作者对这个题目再扩写得更宽宏、更厚重一些。”这番话成为激励王筱喻继续深挖儒学题材的直接动力。
这的确是一个宏大的题材,不仅是单纯的文学问题,而且还是理论和学术问题,政论性和思想性极强。为此,王筱喻又做了大量扎实深入的采访和积累工作。在《天下大同》中,作者从“道”的层面正本清源,澄清了世人对孔子和儒学的许多误读。在此基础上,聚焦许嘉璐、王学典、杨朝明等一大批致力于民间儒学的学者,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刻画了当代儒者的群像,为儒学现代化立传。
然而,若只行文至此,作品还似乎不足以支撑“天下大同”的命题。《天下大同》的写作,恰逢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人类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这给作家带来了更多直击灵魂的启迪。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条件等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现代人也经受了种种“病变”,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在增强。王筱喻就此进一步拓展了创作视野,围绕“世界大同”“美美与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融汇展开书写,从全球和全人类的站位去观察儒学,试图以儒学现代化寻求普世难题的答案。至此,《天下大同》方成逻辑闭环。
报告文学,不是机械地展现真实的社会历史事件,也不是对各种史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借助真实的人与事,从外部枝节看到内部核心、从现象看到本质、从有限看到无限,传达作者的观察和反思。短短十年,正视儒学的现代价值、推动文化“两创”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天下大同》久久为功地全景式记录了这段时代发展脉络,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