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老龄人群已成为网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随着移动互联和5G技术的日益普及,移动客户端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和心理健康都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改变了老龄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养老状态,也逐渐形成“老年朋友圈”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微信的普及加快了网民由年轻化向老龄化蔓延态势,据2020年7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中国网民已达13.19亿。而另一组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49亿,目前这一数据保守估计已超过3亿。据不完全统计,“银发族”的在线小时。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老年人的“在线”化产生了两大现象:一是老年人成为各类新闻资讯类信息的最大转发群体,尤其是“养生鸡汤”类文章在线传播的主力军;二是老年人本身也成为各类新闻平台的内容生产者,大多数新媒体平台开始重视老年群体在内容生产中的“流量”作用。
如果我们把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内容放在一个立体的、公共的、具有复杂社会关系的空间来观察,则能感受到这部分群体所转发和生产的内容比年轻人更具有“公共性”,除了新闻资讯、朋友间的表情包、点赞、收发红包等常规功能之外,他们的情感和沟通需求更加突出。因此在中青年人眼中,老人的微信朋友圈,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大众化的“保健”“养生”“鸡汤”,俗称“养生鸡汤”。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又给老人造成一种恐慌:即信息迭代导致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加深,甚至在信息知识上遭遇“降维”式打击,这给老人造成一种“离场恐惧”。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老人都担心自己被时代的离心机甩到社会边缘,因此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进行转发、互动,以各种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银发族”并不认为这种指尖上的互动是一种虚拟世界,他们更容易将其与自我生存现状相连接。
在笔者调研中,老年人的朋友圈的确以养生保健或者一些虚假信息、甚至诈骗信息为主要内容,但如果以此认为老年朋友圈是“另类”朋友圈,则有失偏颇。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老年人朋友圈,恰恰揭示了人生迈入老年的生存真相:
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家庭关系。父母在进入老龄化之后,从过去的家庭主导地位降到了从属地位,这一身份的落差,难免让老人感到失落,再加上子女工作繁忙,忽视了老人心理感受,久而久之让家庭关系更加微妙。比如,家庭成员群、家庭成员之间的点赞,本是一种互动游戏,是增进感情的有效交流手段,但在老人世界里,点赞有时会变得复杂和微妙,曾经有儿子给媳妇点赞,而没给父母点赞,导致出现误解和矛盾纠纷;有老两口因晚辈点赞次数的不同而导致口角后互相拉黑等等,类似案例层出不穷,这都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家庭关系的负面清单。
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的精神养老,通过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释放出这类需求信号。老年朋友圈中流行的“养生鸡汤”基本上属于“伪心灵鸡汤”,其真正的作用并不大,但是这背后的心理价值却值得重视。显然作为老年群体,并不认可这是“毒鸡汤”,在这些转发过程中,对心理安慰需求远远大于对自身健康的需求。
同时,加上商业推手的营销以及平台算法的推荐,这类信息会被各种智能手段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年人的手机屏端,老人日益下降的甄别能力以及对传媒平台的高度信任,导致老年群体的“在线”化被贴上了“养生鸡汤”的标签。
如果说老年群体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是“吃药喝汤”群体的话,随着老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在线时长和上网人群日益增长,再加上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为代表的多种平台的兴起,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内容生产群体,因“有闲有钱”逐渐兴起为不可忽视的内容生产力量,开始从“在线”向“在场”转变。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已逐渐从微信平台向短视频平台迁移:大多乡村老人更喜欢在快手平台驻场,而大多城市老人更喜欢抖音平台。与年轻一代相比,老年人转发或拍摄短视频时更注重自我,也就是说,有短视频平台方便的录制、有微信平台快捷的转发传播,信息技术让部分老人也享受到技术的红利,在进入个人化的传播时代,实现了自我娱乐和“自我造星”,一些老年人开始频频出镜半岛体育,在这些平台上进入自我价值的实现阶段。
目前,老年朋友圈这类“自我造星”现象,出现两极分化:一种是以城市时尚生活为元素的“潮”流,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现的职业化的个人模特、群演等,逐渐走向民间的演出圈层。在济南也出现了一批以歌舞表演、模特表演、器乐表演为主的职业表演群体,虽然非专业,但已明显向“潮”流迈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影响家人以及身边亲朋、社区商圈,逐渐组成了自己的“潮”生活朋友圈,达到自我价值的更大化实现。
另一部分城市群体是本身有特长、在退休以后有机会得以二次实现,通过朋友圈将这一特长二次放大,如摄影圈、旅游圈、阅读圈、跑友圈等等,通过这样的圈层,举办线上线下同步的活动,成为另一种“圈层文化”。
而一些居住在农村的、触网较早以及对信息技术比较敏感的老年群体,显然也抓住了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红利,以搞笑类、生活技能为代表制造网红。其中一些搞笑类视频,有不乏以“丑”来吸引流量的嫌疑,如邻里小纠纷、婆媳吵架等等。
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在农村的老人群体中,此类人群会比城市这类人群更加感受到社会的压力,由于农村的人情社会更加复杂,生活圈子更狭小,因此更容易引来身边人的异样目光或非议。而受限于互联网技术或知识素养,在缺乏专业的文化传播公司包装、策划的情况下,一些农村老人只能走“俗”路以达到吸睛效果,时间一长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当然也有部分农村老年人,通过在朋友圈推广当地农特产品,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
但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日益宽松的社会环境,给老年人“在场”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个体的独立性以及自身精神力量日益增强,也助推着老年朋友圈“在线”的传播境界,从过去的“隐线”传播进入到“显线”传播。相信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以及接受过正规互联网教育的中年一代逐渐进入老年行列,老年“在场”的人数和“在场”的素养同步提高,必将成为更加汹涌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力量。
从心理上讲,老年人更关心生死问题和情感寄托问题。按常理推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老人的身份感本来应该是与年轻人产生“代际融合”,但调研的结果恰恰相反:朋友圈反而加深了代际鸿沟。
比如,仅朋友圈里随手转发的各种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达意象。微笑挥手再见的手势,在大多数90后00后眼里,是分手、绝交、永不相见的意思,但在中老年群体中,却只是一个友善的告别手势,饱含着温暖与友情。而多彩多元的各类表情包,则表达的意象更加丰富,老年群体与少年群体的理解差异更大。如少年只是一个捂脸的“囧”表示尴尬,可能在某些场合对老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对于更多的老年人来说,朋友圈,是社会化养老的另一种线上转移,也是另一种精神赡养。
在调查研究中,一位老人的说法很具有代表性:“现在一天只有三件大事,一是看孙子,二是发微信,三是雷打不动二两小酒。”朋友圈互动成为养老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境下老人晚年如何安放?笔者以为,如果把老年人朋友圈的文化现象,视为“生命朋友圈”,年轻一代可能会更加深刻理解被这些虚假信息如“某某食品有毒”“相生相克”之类对于老人的存在意义,仿佛生活里处处充满着危机,其实只是一种心理的自我提醒、暗示和慰藉。
在笔者调研中能够深刻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老年人在信息化潮流中,面临“降维打击”的心理焦虑和在子女面前越来越小心翼翼的行为特征,晚年的闲适生活被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老人有这种迫切的“升维”需求:期望追求到温和、自然、随顺的生活状态。 对于老人“生命的朋友圈”,一是需要社会给他们补上媒介素养这一课,如大多谣言转发帖,都缺少必要的新闻元素,无时间、无地点、无权威发布机构。反过来讲,老人也是各类“标题党”的受害者,是各类谣言的受害者,在老人转发的文章中,“终于揭秘”“震惊了!”“马上就删半岛体育!”等等,都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在老人群体中呈现病毒式传播;二是作为子女要合理慰藉与引导,老人心理脆弱而敏感,子女的漠视、不屑或嘲笑,都会加重老人的自卑心理。
“老年朋友圈”是在信息化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并不会随着这一代老年人的逝去而消失,反而会随着一代代人的老去,而不停地进化、发展,必将演化成为一个持久存在的数字化老年文化圈。
我们也可以想象,当现在的中青年一代在进入老龄化之后,所出现的“老年朋友圈”必将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其烙印或许不再是“养生鸡汤”,但一定会有不同的身份标签。因此,我们以温和、理性的生命态度来关照当下老人的“生命之圈”,则是关照我们自身未来生存的“生命绿洲”。我们也期待,未来的“生命之圈”,将不再有鱼龙混杂的各类谣言、真假难辨的信息诈骗,而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二次实现和青春的有益延展,这才是我们所期盼和应该有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