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八戒体育真人 > 老年园地

老年群体已成微信新锐群体 去看半岛体育他们的朋友圈 - 科


  半岛体育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近年来,老年群体已成微信“新锐群体”,在街头巷尾,健身广场,蔬菜水果超市,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微信联络感情,和远在外地的儿孙聊天视频,与老同事、老同学聊天逗趣,在超市收银台用微信结账,成为都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由社科院国情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手腾云智库发布的《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赋能报告》显示,老年人在使用手机中,资讯类的软件比例最高。玩智能手机的老人中,有86.07%的人使用微信。

  有人点赞说老年人玩微信有锻炼脑子、消除寂寞、联络感情、开阔视野等好处;有人认为,老年人对微信一知半解,容易上当受骗。专家提醒老年人,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贪小便宜,随便收红包,不要暴露家庭和儿孙的隐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老年人经常使用微信,消除了寂寞孤独,带来了生活便利,增添了生活乐趣。”今年75岁的于芝贤老人,家住西安临潼区。2013年微信刚兴起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学会了用手机玩微信聊天、交话费等等功能,至今已经坚持了4年多时间,成了“铁杆微友”,也是她所在的“舞蹈群”、“腰鼓群”、“保健群”的热心微友。每天热心联络、转发群主的指令,早晚召集“微友”到华清池门前广场或东三岔健身广场集合,跳舞、打腰鼓锻炼身体,聊天说闲话。回到家里,她洗衣做饭,照顾患病的老伴,一有空闲就用微信和女儿、孙女交流,询问生活、学习情况。

  为了推崇自己的微信理念,于奶奶向街坊邻居,周边认识的人,老姐妹老相识介绍微信的种种好处,并帮他们在手机上下载微信软件,教如何用微信聊天,怎样发照片、拍视频、看新闻等等。在于奶奶所加盟的舞蹈队中,有30多名队员,最小的年近50岁,最大的75岁,其中有23人喜欢用微信聊天。在她所参加的腰鼓队中,40名老年队员,其中有18人在玩微信,由于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有限,聊天主要靠手写和语音、视频。所聊的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国家大事,下到家长里短,最常见的内容是,美食制作、养生长寿、旅游休闲、教育子女等等。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经验的“微信达人”,于芝贤老人养成了一定的辨别和防范能力,她从不加陌生微友,对于不了解的信息链接,还有来历不明的红包,她看到后,绝不打开,立刻删除。她知道一些老年微友上当受骗,就是因为贪图小利,结果后悔不迭。上个月,她所加入的“保健群”一个劲给老年人推荐所谓医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祖传秘方、特制良药,一个疗程竟高达六七千元,一看就是“宰人”呢,她索性退群了。

  今年77岁的蒋奶奶是于芝贤老人的老乡和无话不谈的老姐妹半岛体育,由于她不会上网,不会汉语拼音,平时除了看电视、逛街、外出旅游,对手机微信一无所知。今年春天,在于芝贤老人的劝说下,她学会了用微信聊天,并在自己家里创建了一个“欢乐一家亲”的微信群,连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在内,由16人组成。通过这个简单的微信平台,蒋奶奶隔三差五和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孙子视频聊天,询问在西安工作的二儿子和儿媳的生活近况,一家人其乐融融,尤其看到4岁的重孙女在群里唱歌讲童话故事,老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老年群体已成微信“新锐群体”,在街头巷尾,健身广场,蔬菜水果超市,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低头玩微信的身影。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国情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手腾云智库发布的《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赋能报告》显示,老年人在使用手机中,资讯类的软件比例最高。玩智能手机的老人中,有86.07%的人使用微信。

  从微信交友到微信购物,从微信转账到微信支付,从小范围的联络到群发群聊,微信的简捷方便,逐渐被老年人所接受,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否则,适得其反。

  今年57岁的杨师傅,不抽烟不玩牌不打麻将,就喜欢到湖边、河边钓鱼。退休后,他学会了玩微信,到了痴迷的程度,自己创建了一个“钓鱼宝宝”群,并自封群主,每天和钓友探讨鱼饵的制作,钓鱼的心态,钓鱼的经验,钓鱼场地的选择等等。

  今年端午节过后,杨师傅给妻子放假一周,自己担负起接送5岁的孙子小强上幼儿园的任务。不料,那天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接到一位老钓友的微信,邀请他去西安南郊一个人工湖参加钓鱼邀请赛,并告诉他参赛的具体时间、食宿安排、参加人员、注意事项等等。杨师傅手里牵着孙子小强,急着回家,本想几句话就讲完了,可这位老兄婆婆妈妈的讲个没完,等他结束聊天,回头找孩子时,却不见了孙子的踪影。当时正是下班时间,车流滚滚,人潮涌动。他怕出意外,赶紧通知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街坊邻居四处寻找,整整找了一个半小时,都不见孩子的身影。

  孩子搞丢了,杨师傅的妻子吓得瘫坐在地上,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正准备到派出所去报案呢,他儿媳的闺蜜小娟打来了电话,说孩子找到了。原来,小娟下班时,骑自行车经过距孩子丢失地5公里远的一家超市,在超市门前的广场看见小强一个人在玩耍,上去一问,小强说看爷爷玩微信顾不上管他,就一个人跑到这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娟怕孩子出意外,就把娃接到自己家,然后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一家人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记者采访获悉,在老年微友中,有人因过度沉溺微信中顾不上接孩子、做家务,产生家庭矛盾;有人因玩微信赌博,损失惨重;有人在微信平台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以上种种事例,成了老年人玩微信的“负面效应”,当引以为戒。

  近日,有热心网友总结出老年人玩微信的八大好处:一、老年人精神生活相对单调,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与人沟通,而微信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二、通过微信,老年人不但联系到多年不见的同学、战友、同事,而且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三、老年人通过微信,学到了各种知识,老有所为。四、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密了,以前一年都难得打上一个电话的老朋友,现在每天都要聊上几句;以前一年聚一次会的老同学,现在大家在群里每天都聊得不亦乐乎。五、增添了生活乐趣。六、促进了思维,减缓了大脑的退化过程。七、通过和群友们进行思想道德、专业技术、生活常识、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交流,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大有好处。八、老年微友通过写人、写事、写现在、写过去、写对人生的感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不过也有人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玩微信成为日常生活一大乐事。但在转发信息、晒朋友圈过程中,有些老年人对微信里的谣言、骗局识别能力较低,容易间接成为谣言的“传声筒”,或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老年人因为怕孤独、寂寞和节省、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成为骗子行骗的对象。遇到微信里的一些“红包”“促销”“免费领取”信息,很容易被吸引,并积极参与或大量转发,这些不良消息很多是为了套取当事人个人信息,有的纯粹为了营销而虚构促销信息免费打广告。另外,面对群里的大量垃圾信息,不少老年人感到不堪其扰,有的索性退群,有的碍于群主或微友的面子,选择了“免打扰”功能。

  微信常见的“红包钓鱼”,低投资高回报的非法集资以及推销保健品是最引人瞩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受骗后仍有部分群众相信这个骗局的存在,许多子女用尽各种办法规劝上当的老人,但效果都不理想。

  据了解,由于缺乏严格的入口把关与监管,微信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所以业内人士提醒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对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同时,要学会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在微信圈里晒家人,比如儿子在哪上班、家在哪里住,比如孙辈的相貌、幼儿园的地点等个人信息,这样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法分子通过引诱群众点击信息中的链接,利用其中的木马程序或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银行卡、支付宝信息等实施诈骗。近日,西安警方提醒:希望年轻人多关心关注中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的父母,多花点时间精力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在加强联系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提高戒备,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记者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