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只知道王安石是北宋的宰相,曾主持变法,然而,他的变法还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众多人反对,尤其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苏轼,苏辙等。
有人认为王安石的文学方面不如苏轼,那么王安石为何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呢?
王安石在政治上虽然位极人臣,但政治生涯上还是存在遗憾的。毕竟,《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了。他晚年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是不容诋毁的,配得上唐宋八大家的称号。
王安石的政治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文学成就始终被低估了。很多人都会拿宋朝最强文学家苏轼与王安石进行对比,得出了王安石各方面不如苏轼,不配跻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此有必要研究一下王安石文学上的真实实力。
首先,“唐宋八大家”的全称是“唐宋散文八大家”。元末明初的朱右选了韩愈、柳宗元等八位唐宋两代文学家的文章,编入《八先生文集》,最早组建了八人文豪天团。
到了明朝末期,茅坤选集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从而让“唐宋八大家”的名号就此稳定,这些文集中都是八位文学家的散文。所以“唐宋八大家”必定是散文文学的代表人物,而非诗词方面。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苏洵父子三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上面这六位对散文的贡献是巨大的,被排在第一梯队无可厚非。
而王安石和曾巩二人看似出名的文章不多,但他们也是不容小视的,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尤其是王安石,他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开创了精工新学,他创作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简练而概括性强。从他所作的《伤仲永》、《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里,就能发现他的写作特点。
其次,很多人认为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不如苏轼,是因为苏轼所作的宋词佳作太多了,而王安石出名的词作品较少,但从散文天赋和成就上对比二人,王安石是不输于苏轼的。
从《古文观止》中收录的二人代表作来看,八戒体育app王安石和苏轼二人都是多点开花。议论文、游记、八戒体育app碑文、书信类都有记录。
当然,《古文观止》中,遗珠较多,王安石的经典论文《伤仲永》就未被收录其中,单从录入的作品上看,人物传记方面,苏轼有《范增论》、《晁错论》,王安石有《读孟尝君传》。二人的论文都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可谓不分伯仲。
游记方面,苏轼有《石钟山记》,王安石有《游褒禅山记》。虽然写作手法不同,却都得到了后世文学家们的高度赞誉。
碑文方面,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和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都称得上是上家之作,是宋代天花板级的碑文。
王安石的赋文并未被收录其中,在苏轼堪称千古绝唱的前后《赤壁赋》面前,王安石算是小输了一把,但这丝毫不影响文学界对王安石散文成就的评价。
再次,王安石的散文作品在后世文学家、学者中是存在很多粉丝的。晚清著名改革家、学者梁启超非常喜欢王安石的作品,他所作的《王安石传》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传记之一,里面不仅记录了王安石完整的政治生涯事迹,还穿插录入了王安石的散文、诗词作品。
梁启超曾表示,自己恨不能亲手写遍王安石的全部作品。但很多作品都在王安石去世后,被他的政敌们所销毁了。苏轼、苏辙、司马光等人虽然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多次出言抨击或嘲笑王安石,说他生活邋遢,不修边幅,性格孤僻,但却从未在文学造诣上质疑过王安石。
而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是王安石的挚友,二人正是因为欣赏彼此的文学天赋才走到一起的。
还有一个细节,苏轼和王安石都曾为欧阳修写过同名祭文,《祭欧阳文忠公文》,一些学者对比二人的作品并给予评价。明代茅坤称王安石的祭文是欧阳公祭文当以此为第一,清代学者林云铭更是直接说,王安石的祭文一气呵成,渐进自然,比苏轼的同名祭文更加大气。
不是说苏轼的祭文写得不好,而是二者特点不同。苏轼作品特点是描述生动辞藻华丽,王安石在这方面的确不如苏轼,但论逻辑缜密,层次递进,怀古喻今,以事件为引子,抒发人生观,是王安石的文章特点。
这也是为什么说王安石的论文比较厉害了,他总能想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也许这就是他从政多年,身居高位所积累的优于常人的洞察力所致。
所以说,王安石是有资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八戒体育app即便是去掉他宰相、政治家的头衔,大部分人依然会认可他在宋代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