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趋势,如何保障养老服务已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养老护理员张银珍刚照顾李奶奶吃过午饭。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李奶奶已经90多岁了。平时给老人做饭要特别注意,单是软烂还不行。“得有营养,还要换着花样做。”
张银珍是陕西渭南的一名农民,十年前到西安未央区务工。今年4月,在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联合新华网开展的“蓄力向上,致敬新时代最美家政人”故事征集活动中,张银珍入选全国100位“最美家政人”。
近年来,老年人照料者越来越被看见、被重视。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不断走向职业化。
2000年3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规定》,当年7月1日起,养老护理员等90个职业被正式列入“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目录”,养老护理员首次出现在国家部委相关文件中。2005年和2015年分别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养老护理员均列其中。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教授彭希哲告诉记者,养老服务职业化是人口结构变化下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老年人照料者多为进城务工的中老年农村女性,这部分劳动者随着年纪增长会逐渐退出劳动市场。而随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养老服务的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彭希哲说:“因此,将老年人照料劳动职业化、订立标准,给从业者职业发展和晋升的空间,是扩充这部分劳动力供给、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同时,彭希哲表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不断走向专业化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下老年人的收入层次、受教育水平都比上一代人有显著提高,他们对老年生活的期待、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也更加丰富,呼唤着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做养老护理员十年间,张银珍不断加深对老人需要的理解,也修炼着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刮胡子、剪头发、做饭、洗澡、擦身……”这些活儿张银珍都已经非常娴熟。
同时,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在日常照顾中考虑到老人常出现的身体问题也很关键。“褥疮是老年人容易得的病。但如果清洗、翻身做到位就能避免,老人也不用总去医院折腾了。”张银珍说。
除了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由于缺少陪伴,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常常得不到满足。张银珍告诉记者,陪李奶奶看电视,跟她聊天都挺重要。当李奶奶和子女闹脾气、出现小矛盾时,她也总是耐心地宽解老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王莉莉表示,养老护理员所需要的技能是多维度、综合性的。“首先是专业的照护技能,这是养老护理员最主要的职业技能,其次要具备与老年人沟通的技能,包括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此外,由于这项工作压力较大,还要具有自我心理调试的技能。”
“我们班15名同学,现在只有5人做养老服务工作,其余的出国深造或转行了。”刘媛是一名“90后”,她从山东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毕业后,在山东省滨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做养老护理员。刘媛坦言,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却也经常感受到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
据统计,我国目前仅养老服务机构就需要养老护理员至少200万名。与此同时,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绝大多数家庭和老年人的选择。在2022年民政部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据调查,我国空巢老年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大量老年人面临着居家养老的生活不便或困难。”
而截至2021年,我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为50多万名,供给缺口依然巨大。正如刘媛所说,长期以来,养老护理岗位存在着劳动强度大、薪酬低、缺少认同感的困境。
“目前从事养老护理员职业的依然以年龄层‘4050’、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员居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王莉莉认为,这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照顾老人,特别是照顾有各类慢性病和身体机能问题的老人,对照顾者的体力、耐心和爱心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从业者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然而,目前社会大众对于养老护理员的尊重程度,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度,相对还比较低。”王莉莉说。
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缓解人才短缺困境,2017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认定取消半岛体育,养老护理行业不再需要“持证上岗”。2019年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放宽了养老护理员的入职条件,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包括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依然需要不断发力。”王莉莉表示。
如何破解“人难招、人难留”的困境?王莉莉认为,“首先要让全社会更了解这个职业,提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
同时,职业发展与待遇提升须进一步发力。目前,多地都出台养老护理人才优惠政策,例如河南省确定17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基地,明确提出要对养老护理员人群落实相应的入职补贴、培训补贴、工龄补贴,包括给予一些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相应的待遇。
王莉莉充分肯定了上述政策的导向,她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和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在子女上学、薪资待遇、租房优惠等方面,可考虑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适当倾斜。”
彭希哲认为,在发展“银发经济”的大背景下,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也是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拓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前景的关键。
彭希哲说:“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托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和老龄化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例如,未来机器人技术、ICT、远程医疗、智能产品的不断开发成熟,不仅能丰富老年人的需要,也能大大提升养老服务的效率,减轻养老护理员的劳动负担,从而使得养老服务所需的人才层次更多元、更有活力。”
同时半岛体育,彭希哲认为,也应从“银发经济”全产业过程的角度考虑,培养养老护理员等养老服务新职业的未来人才。“首先,要针对老年人多样的照料需求,完善技能培养和学位培养两种路径,并不断细化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层次,使服务与需要的匹配更精准。”
彭希哲建议,从“面向人的服务”整体视角来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我们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月嫂、母婴护理师等服务与老年人护理所需的职业素养之间,存在一些相通之处,归根结底是面向人的服务。因此,养老服务的人才培养可以着眼人的生命全过程以及全产业链的需求来统筹资源,开发系统性的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