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八戒体育真人 > 八戒动态

半岛体育21世纪我国养老的现状与思考


  半岛体育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老服务产业确实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问题与困难也相当突出。

  敬老院的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近千元。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日子,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敬老院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单一并且严重不足。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多为依靠民政局等上级部门拨款,偶尔获得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赞助,资金运转依然困难,降低收费无疑是在自寻短见。

  子女之所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老人们之所以同意住进敬老院,并不是像出门坐车那么简单的。特别是老人,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处所、环境的选择,是十分谨慎的。既然要选择敬老院,老人们在头脑里一定会有一个蓝图:我住进去后的生活要怎样,周围的大环境应该是怎样。这方方面面的问题一经提出,敬老院就要给个满意的答案。服务质量是宾馆、商厦赢得生存的砝码,敬老院更要以此为重要保证。由于每个老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服务的标准和范围也就相应有些区别。

  敬老院的老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一位初中毕业的服务员去照料小学文化的老人算是文化层次高的,但如果一位退休老教授面对这个服务员,层次的差异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鸿沟。怎样做到既保持服务人员的平易近人,又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如何吸引更多的高学历者从事这项工作,依旧是个难题。也是今后应考虑的大问题。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社会福利事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据调查,全国现有1400万左右的老年人要求进入福利机构养老,占11%多,而各类福利机构中能够提供的老年人床位只有104.2万张,不到全国老年人总数的0.8%,与发达国家5%~7%的机构供养比例相比,差距较大。

  传统的中国家庭作为一个福利单位,表现在养老机制作用上是天然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支撑家庭养老功能是传统伦理“孝”的价值取向,孝是“天经地义”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自然也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以往的老年人生育4~5个子女,多数生活在多代的大家庭中,不但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且日常还能得到应有的照料,并享有子女满堂的天伦之乐,精神上得以寄托。但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延长,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功能的社会化,需要支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生活保障费用和更多的人员照料。这就使晚辈们产生一种“负担感”,甚至出现两代人“谁养活谁”的模糊认识。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大量增加,势必新增许多福利设施。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就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要求下建立起来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想,近些年虽不常提了,但老年人靠子女照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状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在社会大变革的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体现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在何处养老,怎样养老问题上的新观念。

  过去,只有孤寡老人、五保户才进敬老院,凡有子女、有亲属的老年人,都要在家中度过晚年。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一种思想:老人去敬老院是不幸福的,不是子女不孝就是家庭失和。甚至还会有人笑话那些去敬老院的老人及其子女。还是在几年以前,若是家中的老人主动提出去敬老院,大多数子女都会持反对意见,因为此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落了个不孝的罪名?而如今人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了,敬老院也不再被视为“老人的避难所”。老人在敬老院,每天吃喝不愁,生活有规律,身边伙伴也多,没有了家中的琐碎杂事;子女可以安心工作,不必再为服侍老人而占去工作时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年人是古今社会崇尚的美德。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世代相传而经久不衰,对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心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跨入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 3亿,占总人口的10%,成为“老年型”国家,并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左右。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将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国的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以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家庭养老服务和保障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雏形。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福利机构5.1万余家,床位数总计104.2万余张,共收养老年人78.6万余人。其中国家办养老机构1054个,乡镇敬老院3.8万个,街道办敬老室、托老所1.1万个,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815家。各级政府还在社区内开展了老年人系列服务,创办了各种类型的老年福利设施16.8万个,包括老年人庇护所、老年人康复站和老年大学等。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累制,积累明显不足,而且为了偿还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欠帐,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额很有限,难以应付。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在城镇实行,虽然在农村也试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不是强制实行,是自愿参加。因此80%的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计划,我国到2010年老龄工作的战略目标是: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和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使老年人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照料慰藉、文化娱乐、参与社会问题基本得到保障,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高龄事业、老龄工作依据政策法规得以健康、有序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老龄工作的新机制,并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健康老龄化,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还是由家庭养老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即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特别是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更大。根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服务,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组织照料养老。但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我国社区服务还很不完善,老人所需的服务便很难保障。

  据民政部1997年万人社区问卷调查,老年人对托老所、老年公寓的需求量为12%。记者在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北京市老人共需床位19.8万张,而目前只有9900多张,缺口很大。与此同时,北京的现有养老机构床位却存在30%的空床率,主要集中在乡镇敬老院。其原因是占总数67%的城市老人只拥有养老设施床位的占总数35%,而31%的农村老人却拥有床位总数的62%。农村敬老院空闲床位占了全市床位总数的28.2%。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对敬老院的认可程度远远不够。但敬老院为谋求发展,地址往往选择在郊区,离城太远又成为了制约更多城市老人入住的因素。

  安老养老工作是富有战略性和挑战性的,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项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半岛体育。老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养老工作不能有一丝的懈怠。

  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展到高水平的阶段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日本在1970年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均收入已达1689美元半岛体育,而我国到2000年时,人均收入才约为800美元,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要承受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社会福利事业。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则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这部分老年人中绝大部分无力支付其所需要服务的成本费用。因此,在我国老年福利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两难矛盾,由国家包办社会福利事业的道路是走不通的;若完全以市场化商业运作,则无法维持其经营成本,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保障的现状,只能走一条符合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之路。

  老年人是人类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老年期是每个正常人的人生旅程必经的一站。随着社会相对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更多的人留存于世并获得长寿,这是人类一大进步。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今天我们面对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如何通过提供足够的食品给老年人免除饥饿而度过晚年,也不仅仅是如何使老年人有安居之处,相反的,温饱并不是老年人的最终目的,在获得基本生存条件下,要参与社会的发展,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中,全社会应当协助政府共同描绘出使老年人获得更美好生活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