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八戒体育真人 > 八戒动态

半岛体育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半岛体育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和重心在农村。经过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制度从无到有,养老服务体系也初步构建起来,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经过了怎么样的发展道路呢?南京财经大学时间合伙人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大致走出了一条从集体救济到社会化保障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级政府就十分重视农村鳏寡孤独群体的生活问题,并将其当作社会紧急救济的重点对象。1956年颁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均有规定,对于生活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及孤残儿童,农村集体组织要给予“保吃、保穿、保住半岛体育、保医以及保葬”,即“五保”供养。人民公社体制确立后,一些地方开始举办敬老院,对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农村集体福利事业一度因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萎缩而陷入供给不足的境地,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得以维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推动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的萌芽,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建设的资金渠道不断拓宽,个人、社会和市场的力量逐步参与其中。如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自筹资金个人开办敬老院,义务供养五保老人。1997年,《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由此,农村敬老院开始从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其接受对象也开始从单纯的五保老人逐步向社会老人扩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于2006 年修订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始强化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于五保供养的财政责任,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责任由农村集体向国家转移。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2006年,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促使更多的社会和市场主体参与到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中,一些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如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半岛体育。“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一系列养老服务专项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化的供给结构,使得农村地区建立起经济困难老人补贴制度与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高龄、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也被纳入到养老服务保障范围内,可以无偿或低偿地获得托养、互助养老、健康管理、长期护理等服务。